小麥吸漿蟲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麥吸漿蟲,是一種對小麥生長構成威脅的害蟲。若未能及時識別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小麥的產量可能遭受重大損失,輕微時減產可達10%至30%,而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整季作物的完全損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極為嚴重。所以必須要做好防治措施。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防治小麥吸漿蟲,就要了解它的生長規律,然后對癥下藥。
它的幼蟲階段主要在土壤中度過寒冷季節。隨著小麥進入孕穗期,這些幼蟲便開始化蛹,待到抽穗時,成蟲便破蛹而出,將卵產于麥穗之中。幼蟲孵化后,它們會損害小麥的花器,并吸取麥粒中的養分。在小麥成熟收獲之前,這些幼蟲會返回土壤,準備下一個冬季的休眠。在小麥抽穗和揚花的關鍵生長期,特別容易受到吸漿蟲的侵害。
根據它的生長習性,防治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中蛹期、成蟲期、幼蟲期。
1.中蛹期
時間:小麥孕穗期,4月下旬。
方法:撒毒土,,每畝施用2.5%甲基異柳磷2-3公斤或10%辛拌磷2公斤,混拌細土20-25公斤。傍晚無風時撒施,隨即澆水,避免露水時操作。
缺點:理論方法,應用少
2.成蟲期
時間:小麥抽穗后至揚花前,5月上旬
方法:
缺點:一噴三防,每畝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10%吡蟲啉20克或40%氧樂果50克,兌水30公斤,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全田噴灑。
缺點:時間短,效果差。這是因為小麥吸漿蟲成蟲壽命短暫,僅2-3天,產卵后迅速死亡。所以大田內防治成蟲的時機非常關鍵,稍有延誤便可能導致防治失效。
3.幼蟲期
時間:小麥揚花盛期和灌漿初期
方法:噴灑菊酯類等藥劑
缺點:效果很差,因為只能殺死成蟲,蟲卵以及幼蟲仍然活著。
現代科學設備防控:小麥吸漿蟲監測儀
該設備利用害蟲對特定顏色的偏好誘導它進入設備,然后被電死。其集成自動調節、旋轉、拍照和數據上傳等功能。還能監測氣象數據,分析害蟲活動與天氣的關系。設備具備觸摸屏操作、高清圖像采集、升降誘蟲裝置、遠程配置、GPS定位、多種傳感器和靈活的供電方式等功能。支持4G、WIFI、有線網絡,可通過PC、APP、微信查看數據。技術參數包括60W太陽能板、12V 24AH電池、≤50W功耗和色板誘蟲裝置。
推薦閱讀
- 精準、靈活、高效 —— 解析超聲波微型氣象站2025-04-29
- 3種超聲波小型氣象站如何選擇?2025-04-27
- 基于超聲波測風的氣象監測站——FT-CQX52025-04-24
- 超聲波一體化氣象站的亮點2025-04-22
- 水質監測一體機2025-04-18
- 水質在線監測儀器有哪些?2025-04-15
- 鼠害監測儀,高效防控2025-04-11
- 水質檢測儀器哪個牌子好?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