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生產中,惡苗病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植物病害,主要對水稻造成嚴重危害,同時也會波及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
惡苗病由藤倉赤霉引發,其無性態為串珠鐮孢菌。病原菌能在種子、病稻草等病殘體上越冬,成為次年發病的源頭。帶菌種子播種后,病原菌會趁種子萌發之際,侵入幼苗的芽鞘和根部。在植株體內,病原菌生長繁殖,產生赤霉素等毒素和激素,刺激植株細胞異常伸長,使得病株徒長,變得細弱。
在水稻上,惡苗病癥狀明顯。病苗比正常苗長得高很多,植株細弱,葉片和葉鞘狹長且顏色淡綠,根系發育不佳。到了本田期,病株節間伸長、彎曲,靠近地面的莖節還會長出倒生的不定根。后期病株莖稈內部變為褐色,病部表面有時會出現粉紅色霉層,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玉米等其他禾本科作物發病后,同樣會出現徒長、細弱、葉片發黃、易倒伏的情況。
惡苗病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因,病原菌可附著在種子表面或潛伏其中。土壤傳播也不可小覷,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里的病原菌,在適宜條件下會侵染新作物。
要防治惡苗病,可從多方面著手。種子處理很重要,用咪鮮胺、咯菌腈等殺菌劑浸種或拌種,能有效殺滅病原菌。防治方面,選用抗病品種,及時清理病殘體,合理密植并科學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化學防治可在發病初期,使用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殺菌劑噴霧,控制病害擴散 ,從而保障作物健康生長,減少惡苗病帶來的損失。
還可以使用惡苗病測報儀,預測病情。
惡苗病測報儀投入使用后,其內置的傳感器會實時采集稻田的空氣溫濕度、大氣壓、風速風向、雨量、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環境數據以及病原菌的濃度情況。由于惡苗病的滋生與環境條件息息相關,適宜的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往往會促使病原菌大量滋生和侵染。與此同時,高清攝像頭會定期對稻谷及病斑進行拍攝,記錄病斑的形態、顏色、面積等詳細信息,通過對這些圖像的深入分析,能夠及時發現早期病株,準確掌握病害的發展階段和嚴重程度。隨后,系統會對傳感器數據和圖像數據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進而生成涵蓋病害密度、擴散趨勢、環境對病害影響等多方面內容的詳盡報告,以此來精確判斷惡苗病的發生風險和發展態勢,為預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一旦病害密度或環境條件超過預先設定的閾值,系統便會自動發出預警,預警信息會迅速通過短信、郵件或手機應用等方式及時傳遞給用戶。系統會依據所分析的數據和預警信息,為用戶提供施藥時間、藥劑種類以及用量等具體的防控建議,幫助用戶合理調配防控資源,防止過度施藥,從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在實施防控措施之后,測報儀會持續對病害情況進行監測,通過對比防控前后的數據,對防控效果進行評估,為后續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以便及時調整防控策略。要持續運用惡苗病測報儀進行監測,根據不同的季節、種植品種等多種因素,不斷優化監測和防控方案,使其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病害情況,進而實現對惡苗病的長期有效預防,切實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
推薦閱讀:高校氣象站的作用
推薦閱讀
- 精準、靈活、高效 —— 解析超聲波微型氣象站2025-04-29
- 3種超聲波小型氣象站如何選擇?2025-04-27
- 基于超聲波測風的氣象監測站——FT-CQX52025-04-24
- 超聲波一體化氣象站的亮點2025-04-22
- 水質監測一體機2025-04-18
- 水質在線監測儀器有哪些?2025-04-15
- 鼠害監測儀,高效防控2025-04-11
- 水質檢測儀器哪個牌子好?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