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點委夜蛾在玉米田一旦發難,危害便急劇升級。這種常見于玉米田的鱗翅目夜蛾科害蟲,專挑玉米苗莖基部下口。莖基部對玉米苗就像基石對高樓,被它咬后,玉米苗極易倒伏,田間很快就會缺苗斷壟。產量因此大幅下滑,嚴重時整塊田甚至絕收,農戶損失慘重。尤其在小麥收獲后,麥稈大量覆蓋的玉米田,簡直成了二點委夜蛾的 “樂園”。相比其他地塊,這里蟲口密度大,它們瘋狂啃噬玉米苗,破壞程度遠超別處,防不勝防。
提早監測蟲情可有效防控其危害。
監測時間一般集中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此階段為二點委夜蛾高發期,尤其在小麥收獲后至玉米幼苗期,需高度警惕。監測區域重點鎖定玉米田,特別是麥秸麥糠覆蓋多、濕度大的地塊,這些地方是二點委夜蛾理想的生存與繁殖場所。
監測方法有很多。成蟲監測可借助殺蟲燈,如頻振式殺蟲燈,其以波長 365nm 左右的黑光燈效果為佳,每 30 - 50 畝設置 1 盞,燈高距地面 1.5 米左右,通過統計誘捕成蟲數量與雌雄比例,預測成蟲羽化高峰期與發生數量。
幼蟲監測可采用五點取樣法或棋盤式取樣法,每點調查 1 平方米內玉米苗基部周圍幼蟲數量,撥開麥秸仔細查看;也可利用糖醋液誘捕,糖醋液按糖:醋:酒:水 = 3:4:1:2 配制并加少量敵百蟲,定期查看誘捕情況。卵塊監測則需在玉米植株葉片背面、葉鞘及莖基部等部位,查找呈饅頭狀且頂部有絨毛覆蓋的卵塊,每 3 - 5 天調查一次。
二點委夜蛾監測系統,是一種智能化蟲情監測設備。極大提升了監測效率與精準度。該系統能實時收集與分析蟲情數據。例如,通過傳感器自動采集田間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數據,結合圖像識別技術,自動識別與統計二點委夜蛾的成蟲、幼蟲及卵塊數量,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監測,并將數據及時傳輸至農戶或農業部門的終端設備,便于相關人員隨時掌握蟲情動態。
根據監測結果,可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一旦監測到成蟲數量劇增,或幼蟲密度達每平方米 3 - 5 頭的防治指標,應及時發布預警。在成蟲羽化高峰期,除殺蟲燈外,還可每畝懸掛 3 - 5 個性誘捕器,干擾成蟲交配,降低蟲口密度。
當卵孵化率達 80% 左右或處于低齡幼蟲高峰期,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高氯氟等藥劑噴霧,重點噴施玉米苗基部及周邊土壤;也可用毒死蜱等藥劑灌根。
推薦閱讀:晚疫病測報儀降低病害損失
推薦閱讀
- 鼠害監測儀,高效防控2025-04-11
- 水質檢測儀器哪個牌子好?2025-04-09
- 風途水質分析儀介紹2025-04-07
- 推薦幾款不錯的水質監測儀2025-04-02
- 一體化氣象站的優點2025-03-31
- 超聲波氣象站品牌哪個好,國內的?2025-03-26
- 超聲波農業氣象站的配置組合方案2025-03-24
- 超聲波氣象站廠家推薦風途物聯網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