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據統計,2020年7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258批次,其中,食品246批次、化妝品12批次。
據統計,未準入境食品的產地涉及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基斯坦、波蘭、德國、俄羅斯、厄瓜多爾、法國、法羅群島、哥斯達黎加、格陵蘭、韓國、荷蘭、吉爾吉斯斯坦、加拿大、馬來西亞、美國、墨西哥、南非、尼日利亞、日本、臺灣地區、泰國、土耳其、新西蘭、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亞、英國、越南3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馬來西亞、越南、臺灣地區居前3位,分別有34批次、30批次、28批次。
統計發現,食品未準入境原因主要涉及標簽不合格、感官檢驗不合格、超過保質期、檢出動物疫病、食品添加劑問題、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農獸藥殘留問題、貨證不符、未獲檢驗檢疫準入;部分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含有未獲準入的食品成分、產品霉變、污穢腐敗、營養強化劑問題等;極個別食品檢出包裝不合格、雜質度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自主召回等。
據悉,這些未準入境食品進境口岸涉及大連海關、福州海關、廣州海關、哈爾濱海關、海口海關、杭州海關、黃埔海關、南京海關、南寧海關、寧波海關、青島海關、廈門海關、上海海關、深圳海關、天津海關、烏魯木齊海關、湛江海關、重慶海關。其中,上海海關有81批次,居首位;其次,青島海關45批次、廈門海關40批次。
除食品外,未準入境的化妝品來自瑞士、澳大利亞和意大利,未準入境原因為超過保質期、產品霉變、收貨人未備案和標簽不合格。
海關總署表示,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原文鏈接http://news.foodmate.net/2020/08/569550.html
推薦閱讀
- 雷達水位預警系統,防范洪澇,降低損失2025-05-08
- 雷達水位監測設備介紹2025-05-06
- 精準、靈活、高效 —— 解析超聲波微型氣象站2025-04-29
- 3種超聲波小型氣象站如何選擇?2025-04-27
- 基于超聲波測風的氣象監測站——FT-CQX52025-04-24
- 超聲波一體化氣象站的亮點2025-04-22
- 水質監測一體機2025-04-18
- 水質在線監測儀器有哪些?2025-04-15